就业技巧

正在求职的你,这些招聘套路要当心

发布时间:2020-04-13访问量:490

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我们众志成城,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必定能战胜病毒。

今年的毕业生求职也注定不同于以往。全国各地暂停举办线下招聘会,开启了线上招聘模式,从线上发布招聘公告、线上投递简历、线上测评、线上面试,到最后发放offer,招聘方和求职者均通过网络进行对接。在线招聘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难以避免有些“陷阱”——不法分子以在线招聘为幌子,从事诈骗活动。

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中曾曝光的案例:

犯罪嫌疑人杨某模仿某中学的教师招聘公告,将其中的联系方式更换后,通过网站发布出来。招聘信息显示,符合条件、考试通过的话有事业编制。
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着急找工作的受害人就向对方邮箱投送简历,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答复,说受害人符合条件,考务费用是100元。费用按照要求通过面对面红包的方式把生成的二维码发送给“招聘方”,可是对方收到红包后却以各种方式推脱说没收到,要求重发,就这样,求职者的钱一次又一次地进了骗子的账户,其中有一个受害人被骗了10次。

后经警方周密调查,最终锁定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杨某,将其抓捕归案。截至采访时查明的受害人有100多人,涉案资金达100多万。

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招聘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发布看起来很正规、又隐藏着诱人条件的招聘信息,当受害人开始心动后,再一步一步诱导其付款。而在收到钱后,又以各种理由推托,或者干脆将受害人拉黑、更换联系方式再次进行诈骗。许多受害人因为钱款不多,又没有证据就没有向警方报案。

在线招聘防范提醒

在线招聘诈骗套路翻新,防不胜防。

那么,面对在线招聘的“暗礁”,我们要做好哪些防范呢?

1、要通过正规网站查找招聘信息,虽然没有百分百的安全,但正规、官方的招聘渠道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能帮助我们筛选掉大部分问题信息。所以,在找工作前,先了解有哪些正规的招聘渠道,通过这些网站来寻找心仪的工作。

2、在看到合适的岗位信息后,求职者应对企业的工商注册情况、企业信用情况等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可以通过以下网站查询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https://www.cods.org.cn/);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

3、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简历中其实包含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所以我们可以对简历中填写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可以模糊处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远程面试过程中,如果面试官试图获取求职者的家庭情况等隐私信息,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对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要拒绝作答,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4、谨慎提供个人证件和其他资料:因为远程面试只是初步面试,所以要谨慎提供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如果对方要求提供,可以提供复印件并标注上使用权限。

5、如果涉及缴费,一定要及时索取收据或发票。它不仅是双方发生职业介绍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求职者维权的重要证据。

往年招聘诈骗套路

除了以上这些在网络招聘中需要特别防范的地方,往年在求职旺季也有诈骗分子常用一些套路来进行诈骗。

1、巧用各种名目骗取费用

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通过各种各样的缴费项目,骗取应聘者的钱款。这是最原始的诈骗方式,但依然年年有大批毕业生上当。

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网络发布高薪酬、优福利诱人招聘启事吸引求职人员与诈骗人员联系,当求职者对诈骗分子建立起信任后,诈骗分子就会向其收取服装费、认证资料费、平台审核费等费用。交费到最后,求职者在哪个环节醒来,骗子就会在哪个环节消失。

提醒:正规企业招聘,不会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之类的费用。一般企业的入职体检也不会向应聘者收取费用,而是由企业选择正规体检单位,员工自行进行体检。一旦遇到要求收费的企业,求职者就要特别当心,很有可能是遇上了招聘骗局。

2、提防培训贷

张某即将大学毕业,急于找工作的情况下听信某培训学校“培训时有补贴,培训后包就业”的承诺,在培训前按要求向某借贷机构办理了贷款。然而,培训结束后,原先保证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兑现,张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报警。

“培训贷”的骗术较隐蔽,诈骗者往往设置高薪酬、高福利工作为诱饵。在上述案例中,不少人虽在面试时发现异常,但因受高薪工作的诱惑仍落入圈套。培训时,被害人才发现培训内容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知识点和视频,早已不符合市场需求,当初承诺的高薪工作也遥遥无期。

提醒:一般正规企业的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者带薪的。如果是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同时权衡自己的支付能力,不要听信所谓的“培训后高薪就业”而轻易办理贷款。参加培训前一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二要看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三要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同时,注意保留足够的材料,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3、警惕扣证件

应届毕业大学生网络求职遇“伯乐”,“顺利”通过公司面试及复试,之后公司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在有些案件中,公司在应聘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他们身份信息办理网上贷款,最终贷款需受害人偿还;还有些案件中,诈骗人员安排与之前承诺有很大出入的工作,当受害人要求辞职时则扣押证件,讨要违约金。

提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4、远离传销,误入当止

张某即将毕业,听同学陈某介绍说有高薪工作。虽然工作地点偏僻,张某还是被高薪打动。当他到达工作地点后,却被传销组织控制住。张某意识到被骗后想要离开,可房门已被锁死。张某想逃走的意图被发现,换来一顿拳打脚踢。张某家长报警后,民警将其救出。

提醒:非法传销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求职者要了解国家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5、不要“兼职刷单”

“利用碎片时间,手机半个小时轻松搞定,每月赚两三千元不成问题。” 犯罪团伙通过短信、邮件群发此类‘兼职刷单’信息,被害人看到后主动与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软件联系。被害人前几次在指定电商平台付款刷单后,会很快收到少量刷单返现。在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犯罪分子会不断提升刷单金额,再以‘系统故障’‘刷单延时’‘总单未完成’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反复多次刷单,一旦被害人警觉或提出申请退款,就迅速拉黑对方。

为了博取应聘者的信任,犯罪分子通常会在线上给应聘者展示各种营业执照、企业注册文件、后台系统页面等,来营造自己诚信经营者的形象,但这些所谓的执照都是通过简单PS伪造出来的。

提醒: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宝密码等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6、小心求职却误入犯罪团伙

公司坐落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办公地点装修豪华,每天的工作只是打打电话、网络聊天,底薪加提成月收入过万元……这样的工作让不少求职大学生心动,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披着合法公司外衣的诈骗犯罪团伙。犯罪团伙通过注册公司,租赁写字楼等办公场所,包装成金融服务、文化传播、网络科技等类型公司,通过正规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这类公司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齐全,有住址、有挂牌,大学生进入公司后往往是从事犯罪链条中的一环,难以识别公司违法犯罪性质。很多人认为公司业务属于灰色地带,自己只是从事网络推广、广告宣传等业务,加之毕业生涉世不深,又有优越的工作环境、高额的薪酬,很容易被误导走上错误的道路。

提醒:求职者在入职之前利用网络尽可能详细地查询招聘公司的信息。任何工作都没有法外之地,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认清团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真实性质,不抱侥幸心态。

诈骗分子脱身有“术”

尽管有法律的严惩,但在被绳之以法之前,诈骗分子是掌握工作的“老板”。当“老板”的面纱被刺破之后,面对满腔找工作热情的受害者,骗子们如何应对?

一些诈骗团伙有组织有分工有“善后”,“善后”的手段包括:拉黑、拖延、返还小部分诈骗款、贬损招聘单位、刁难甚至恐吓、殴打等,这些都是在真实案例中出现过的行为,求职者若是在求职过程中发现不正当的招聘行为,要及时止损,同时保留证据,尽快向警方报案。

树立理性择业观,向诈骗分子说“不”

付出和收获是相辅相成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下“活少不累、薪酬优厚”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通常不会开设高额薪酬。所以求职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意向职业在招聘市场上的实际薪酬,同时提前了解工作的大致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被诈骗分子牵着鼻子走。

如果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自己没有把握、辨别不出来事情,要多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学长学姐以及导师辅导员寻求经验,经历过的人拥有更多社会经验,也更能识破骗局。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求职困难,都希望大家在求职时提高警惕,并且祝福大家顺利找到工作,安心度过防疫时期。

来源:新职业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