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讲座---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堆场管理策略与自动化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18浏览次数:520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蒋昕嘉(新加坡国立大学)
点评人(单位)
王海燕(系统工程研究所)
点评人(单位)
何勇(系统工程研究所)
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4月22日(周二)下午14:00点
地点:九龙湖经管楼B-201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内容:
随着世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集装箱的年吞吐量在1990年至2011年期间增长了近6倍。为了促进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第一艘能装载18,000 TEU的“Triple E”等级集装箱巨轮由马士基在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集装箱巨轮的不断升级与航运公司之间的联盟,促使“轴辐式海运系统”变得更为普遍,也使得集装箱中转业务的吞吐量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与通常可独立考虑的进口或出口集装箱业务不同,从每个班轮航线卸载的大批中转集装箱都只在港内短暂停留,等待各自不同的班轮航线集中运输到下一个目的地港口。大量集中的业务及装卸的不可分割性使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管理规划更为重要和复杂。该报告将针对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特殊性,阐述其堆场管理策略与自动化系统研究,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报告人简介:
蒋昕嘉2008于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前的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筹与仿真优化。博士期间,他针对国际转运港口堆场管理策略开展研究,成果曾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EJOR),OR Spectrum期刊,及INFORMS,TLOG,IEEE等国际会议。博士后期间他作为子课题带头人,参与多个自动化港口研究项目(FB-ACT 系统、 GRID系统)。他曾与来自8个国家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队参加“新一代港口设计竞赛(NGCP Challenge)”。该团队的SINGA Port设计方案在25个国家的共56份创新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荣获1,000,000美元奖金及后续项目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