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五届“职业发展与就业管理:
创新创业的双引擎”学术年会
会议须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随之而来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为国内外职业发展和就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平台和面对面交流机会,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共同举办2018年第五届“职业发展与就业管理:创新创业的双引擎”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
2018年10月18日(周四)~10月19日(周五)
二、地点
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77号)
三、注册、报到
报到时间:10月17日(周三)下午2:00~5:30
10月18日(周四)上午8:00~11:30
报到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
四、食宿安排
用餐:18日中餐、晚餐和19日中餐,会务组统一安排
住宿:需要统一安排住宿,请在13日24:00之前反馈给会务组;
自行安排住宿,可参考服务指南中提供的周边住宿信息。
交通:往返交通费用请自理
学术年会主报告嘉宾简介
主报告嘉宾一:席酉民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个人简介:
席酉民,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陕西MBA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兼管理学科部常务副主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顾问、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兼任《管理学家》(实践版)(学术版)主编以及多家学术期刊编委等。
研究贡献主要集中于“管理行为与企业及企业集团的管理理论研究、重大战略问题以及战略决策和战略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大型工程规划、评价、决策和招投标机制及DSS研究”,并于1987年创立了和谐理论。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跨世纪人才重点跟踪支持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创新团队基金”等的支持,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并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综合性奖励。
主报告嘉宾二:时勘
演讲主题:《救援人员的抗逆力模型研究及其培训发展研究》
个人简介:
时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同时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社会心理学调研中心和国家组织与员工促进(EAP)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55)首席专家,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团专家。
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教育部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培育项目(90924007)和国家973计划《混合网络下社会集群行为感知与规律研究》(2010CB731406)子项目等重大项目,获得多项国家部委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主要从事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领导行为及应急管理、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和EAP组织与员工促进计划,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训法”被亚太经合组织推荐为“亚洲地区样板培训模式”,研制开发的“人力资源胜任网络信息系统”(Competency Modeling Networking,CMN)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军队,以及高层管理者、飞行员、航天员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报告嘉宾三:李平
演讲主题:《生态组织架构:从平台到三台》
个人简介:
李平,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李达三首席教授。作为国际商业学李达三首席教授Peter Ping Li也是大中华地区创意领导力中心(CCL)的研究主管,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商业研究教授、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商业教授和加州州立大学的退休管理教授。倾向于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理论建构,主要研究重点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构建地理中心(西方交汇)理论,特别是将中国的智慧哲学应用于整体、动态和对偶理论的发展。目前的主要研究项目是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国跨国公司在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并购”。同时,李平教授有丰富的学术领导经验,作为AACSB认证的组长,在学术委员会担任组长,组织学术会议,主持会议,并担任主要学术期刊的编辑,特别是近年来,一直在努力与国内外的商业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接触更多的应用或实践研究和咨询,特别是在跨境并购和智能制造领域。
李平教授已经被公认为是两个最快的新兴研究流派的全球思想领袖之一:(1)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2)中国管理的本土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16本书、5本著作中发表了80余篇文章,供职于几家主要管理期刊的编辑部:《管理研究学会》、《管理研究杂志》、《国际管理期刊》、《全球战略期刊》、《跨文化战略管理》。同时也是《信托研究》杂志的创始主编和《管理与组织评论》的高级编辑,以及《亚太管理杂志》的前高级编辑,并长期任职中国高峰咨询公司。
主报告嘉宾四:龙立荣
演讲主题:《智能时代的职业与生涯》
个人简介:
龙立荣,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华中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3)、香港中文大学(1996)高级访问学者,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进修,是国内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主要从事薪酬激励、组织公平、变革型领导、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创造力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其中1项为重点基金),主持和参与近10项企业管理咨询项目,主要从事薪酬激励、组织公平、分享型领导、创造力、人才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在《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ournal of VocationalBehavior》、《Asia-Pacific Journal ofManagement 》、《管理世界》、《心理学报》、《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等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过学术专业和教材四部。
主报告嘉宾五:刘善仕
演讲主题:《组织平台化的人才管理问题研究》
个人简介:
刘善仕,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国资委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专家。曾赴香港科技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UCLA大学进修访问。在高绩效组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目前主要关注于人力资源大数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高绩效工作系统、企业伦理与员工价值观等问题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包括国际顶尖人力资源杂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uman Resource Planning等在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演进》等专著8部。并曾担任南方航空、华能国际、国光电器、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等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主持完成了中国电信、深圳供电局、星湖科技、华能国际、国光电器等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80余项目,承担教研教改项目8项。
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目前主要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本科、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EMBA、MBA学生讲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诊断、管理学前沿等课程。
主报告嘉宾六:刘 军
演讲主题:《生活实践与学术研究的链接》
个人简介:
刘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港联合管理学博士项目中方主任、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获得者,是国内近年来组织行为研究领域最活跃的青年研究学者之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如《管理世界》、《心理学报》、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of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of Management Studies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5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奖、优秀科研成果奖、商学院最佳研究生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是目前国内中青年管理学者中,在《金融时报(Finiancial times)》评定的国际顶级商学期刊上发表成果最多的人,其研究成果被他引总计超过2000次,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如领导力、情绪管理、职场偏差行为等。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组织领导”和“雇佣关系”领域,此外,刘军教授也是将“恶性组织行为”研究引入国内学术界的代表性学者,其研究工作的特点是融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接“中国管理”地气的同时贡献国际学术新知,推动“以现象为本”的管理研究(evidence-based managementresearch)。
主报告嘉宾七:刘智强
演讲主题:《为地位而烦恼?组织中的地位竞争困窘与研究展望》
个人简介:
刘智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力资源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预算绩效管理专家(聘)。研究方向主要是组织中的地位竞争、领导力与领导-成员交换、突破性创新、管理中的伦理议题、知识员工职业停滞、基于战略的员工保持及绩效薪酬研究。
主持和参与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为全国4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EDP中心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目前或即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跨界共享的组织竞合与突破性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83200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核心成员间地位差对团队产出的影响:第三方依赖视角”(项目批准号:71672070)。
Journal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IBS, UTD-24)、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JHRM)、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JBE)等英文期刊论文评审人;国内多家杂志如《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的论文评审人。AOM,IACMR,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等匿名评审人。
主报告嘉宾八:管延军
演讲主题:《Journal of VocationalBehavior 》投稿与发表经验
个人简介:
管延军,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教授。2010年至2014年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先后担任讲师及副教授,2014年至2016年在英国萨里大学担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职业生涯发展、组织行为学以及跨文化管理,已在相关领域发表SSCI国际期刊论文50余篇,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合作研究曾发表于《Personnel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Vocational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Work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等期刊。在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合作研究曾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Psych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Psychology》等期刊。2015年起担任《Journal of VocationalBehavior》的编委,并在2018年3月被任命为该期刊的副主编。
主报告嘉宾九:李 宁(Ning Li)
演讲主题:《明星员工对团队创新的双元影响》
李宁,现任美国爱荷华大学Tippie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终身副教授,前沿研究员(Pioneer Research Fellow),于美国德州农机大学Mayes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的管理学学士学位。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时代的组织管理,社会网络分析,团队领导力,组织公民行为以及组织中的“员工主动”现象。研究成果发表于许多管理学顶级期刊,例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Personnel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其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相关研究发现被《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杂志》、《每日商业新闻》、雅虎等主流商业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在过去几年中,他被很多中、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邀请做学术报告。在2015年,被美国爱荷华大学授予“早期职业生涯成就奖”。目前,李宁教授担任组织行为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以及权威期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的编委会成员。
主报告嘉宾十:翁清雄
演讲主题:《职业生涯的发展优势: 理论框架与未来研究》
个人简介:
翁清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负责人。曾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协会(SIOP)会员,安徽省创新与创业管理促进会副会长。兼任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CareerDevelopment、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编委,以及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Journal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Relations、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南开管理评论、外国经济与管理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人。
曾担任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协会(SIOP)年会程序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期刊客座编辑。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昆士兰大学合作研究项目、欧盟交流合作研究项目、安徽省政府重大研究课题、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科协委托调研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研究课题。在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CareerDevelopment、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主报告嘉宾十一:刘洪
演讲主题:《变革的环境与组织的变革》
个人简介:
刘洪,南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党委书记。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安徽省、教育部和企业咨询项目若干。
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杂志》、《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在《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组织复杂性管理》、《薪酬管理》等著作与教材,获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教材,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研究成果2次以《成果要报》形式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光明日报》2次报道介绍;应邀出席“香山科学会议”、“中法双边科学家复杂性科学论坛”、“中德演化经济学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先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康柰尔大学管理学院、以色列TAU学习、访问教授,参加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组织研究中心第二届管理研究方法研讨班、中加西安交通大学第四期博士班学习。
会议日程安排
10月18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 |
8:30--9:00 | |
论坛开幕仪式
| 主持人:李东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
赵林度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致辞发言 | |
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会议主要议题 | |
9:00--12:00 | |
主题报告
| 主持人:李东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
李平教授 (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李达三首席教授) 演讲主题:《生态组织架构:从平台到三台》 | |
龙立荣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演讲主题:《智能时代的职业与生涯》 | |
茶歇(10:00--10:10) | |
刘善仕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演讲主题:《组织平台化的人才管理问题研究》 | |
刘军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演讲主题:《生活实践与学术研究的链接》 | |
刘智强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演讲主题:《为地位而烦恼?组织中的地位竞争困窘与研究展望》 | |
刘洪教授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党委书记) 演讲主题:《变革的环境与组织的变革》 | |
12:00--14:00午餐 (地点:龙吟厅) |
10月18日下午国家自科重点项目经验交流会及分论坛研讨会 | |
14:00--15:00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设计经验交流会 | 主持人:陈良华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席嘉宾:李平、龙立荣、刘善仕、刘军、刘智强、刘洪 | |
茶歇(15:00-15:10) | |
分论坛一 (至善厅)
| 点评人:胡恩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持人:周路路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余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选项设置对情境判断测验效度的影响 | |
王道金,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结构互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 |
翁清雄,于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论文题目:提高研究生选拔效度的一种新方法:情景判断测验的开发与实证检验 | |
彭丽娟,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管理者“不耻下问”对管理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组织信息的中介作用 | |
林彦梅,刘洪,王三银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双职工家庭夫妻工作家庭边界渗透的一致性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
分论坛二 (至平厅) | 点评人:范为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主持人:张晓玲副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韩明燕,胡恩华,单红梅,张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双路径模型——工会实践的调节作用 | |
张佳蕾,许勤,赵曙明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雇佣关系与员工主动行为的机理探索 | |
李雪辉,顾剑秀,罗英姿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双元性创新 | |
张秋萍,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事半功倍”or“事倍功半”?——工作场所意见咨询和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 | |
16:10--17:00 | |
分论坛三 (至善厅) | 点评人:李永发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主持人:谢呈阳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谢宝国,马娜娜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新生代大学生就业公平感问卷的编制 | |
梁淑静,谭建伟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性别、民族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困难归因与执业潜力的影响:基于大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的数据 | |
王道金,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渐进式与突破式创新及其平衡的效应分析:支持与帮助的调节作用 | |
刘容志,董莹莹,刘菊梅 (中南政法财经大学) 论文题目:可持续创业的驱动因素研究 | |
分论坛四 (至平厅) | 点评人:谢宝国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主持人:鞠传静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李君怡,王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Personality, vocational interests, and sales skills as predictors of sales performance | |
王丹,翁清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The effect of time constraint on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 |
王颖,胡恩华,习怡衡,刘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Win-Win or Win-Lose? Examining Chinese Civil Servants’ Job Insecurity from 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 | |
丁晶晶,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Helping others drives your success: building reciprocal trust among employees makes you an ambidextrous manager | |
17:00--19:00晚餐 (地点:龙吟厅) |
10月19日上午主题报告及期刊创刊研讨会 | |
8:30--12:00 | |
主题报告 (九龙厅) | 主持人:陈志斌教授(东南大学社科处处长,财务与会计学系主任) |
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主题报告主要议题 | |
席酉民教授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 |
时勘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 演讲主题:《救援人员的抗逆力模型及其培训发展研究》 | |
茶歇(10:00--10:10) | |
管延军教授 (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投稿与发表经验 | |
翁清雄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负责人) 演讲主题:《职业生涯的发展优势:理论框架与未来研究》 | |
李宁副教授 (美国爱荷华大学Tippie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终身副教授、前沿研究员) 演讲主题:《明星员工对团队创新的双元影响》 | |
10:00--12:00 | |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areer and Work Psychology》 期刊创刊 研讨会 (至平厅) | 主持人:范为桥 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学新 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
出席嘉宾:范为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顾雪英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管延军教授(杜伦大学商学院) 侯志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胡湜博士(南京师范大学) 李梦婷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孟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翁清雄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谢宝国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于海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张学新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钟丽博士(上海师范大学) | |
12:00--14:00午餐 (地点:龙吟厅) |
10月19日下午工商管理期刊选题投稿交流会及分论坛研讨会 | |
14:00--15:00 | |
工商管理期刊选题与投稿交流会 | 主持人:吕鸿江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办公室主任) |
《预测》《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出席嘉宾:杨皖苏教授,翁清雄教授等 | |
茶歇(15:00-15:10) | |
15:10--16:00 | |
分论坛五 (至平厅) | 点评人:谭建伟教授(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主持人:王翔副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王乐乐,曹伟 (安徽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建构高情境化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本土研究 | |
王颖,张玮楠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使命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以职业认同为中介变量 | |
潘子成,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巾帼不让须眉:上市公司CEO薪酬性别差异研究 | |
张少峰,李菲菲,程德俊,胡小丽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地位竞争不利于团队知识共享及创新吗?——基于组织公平的调节视角 | |
胡恩华,韦琪,张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心理契约破解减少了员工工会参与吗?——工会主席任命方式的调节作用 | |
分论坛六 (贵宾厅) | 点评人:于海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主持人:葛沪飞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谢宝国,宣燚斐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新生代大学生就业公平观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 |
张敏,蔡静雯,赵曙明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领导排斥对员工工作敬业度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
陈佳瑞,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信任反而误事——管理者主动与下属建立关系对管理者双元活动的影响 | |
董莹莹 (中南政法财经大学) 论文题目:企业家背景特征、绿色创业导向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 |
16:10--17:00 | |
分论坛七 (至平厅) | 点评人:侯志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主持人:吕鸿江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张少峰,程德俊,张捷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论文题目:作为地位竞争的组织象征性奖励系统及其设计要素 | |
陈威,胡恩华,单红梅,张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工会-企业关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 | |
赵兴华,吕鸿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基于个体双元创新能力前因后果的元分析 | |
翁清雄,朱琳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新职业时代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 | |
王聪颖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题目:互联网+条件下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离职行为的管理对策研究 | |
分论坛八 (贵宾厅) | 点评人:翁清雄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主持人:许勤讲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Atamba Cynthi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Restorative Effect of Awe: Us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Cope with Negative Feedback | |
Muhammad Imran Rashe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How bad destructive leadership is: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busive supervision on employee career adaptability | |
Lincoln Sung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Negative Emotional Labor: When Deep Acting is an Inept Regulation Strategy | |
Ahmed Ali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How Politically Skilled Individuals Gain Reputation at Workplace?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Looking Good and Doing Good’ |
会务工作组及联系方式
会务组织委员会:
胡恩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鞠传静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吕鸿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翁清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许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路路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务服务联系人:
赵兴华 | 博士生 | 18155553939 |
潘子成 | 博士生 | 13951724809 |
张秋萍 | 博士生 | 15715180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