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报告

学术前沿讲座--股权质押渠道与崩盘风险 —基于我国场内与场外质押机制比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访问量:338

报告题目

股权质押渠道与崩盘风险

—基于我国场内与场外质押机制比较的研究

报告人(单位)

陈海强教授(厦门大学)

点评人(单位)

刘晓星教授

(东南大学)

点评人(单位)

李守伟教授

(东南大学)

会议地点

202162日(周三)16:30-18:00

腾讯会议 ID976 194 718 会议密码:0602

报告人简介

陈海强,男,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金融系与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级人才。研究领域为金融计量、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与金融风险管理。论文发表在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Econometric   Theory, Econometrics Journal,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经济研究》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China Economic Review年度最佳论文(2017)、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课题,相关政策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并在《经济日报》等国内重要新闻媒体撰文。

报告内容提要

近年来,股权质押危机爆发使得社会各界日益关注股权质押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4-2019年股权质押交易明细数据,试图识别场内与场外股权质押机制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具体而言,本文以2013年我国股权质押开放场内交易渠道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之后的双重差分模型,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在企业参与场内交易之后显著增加,且触及平仓的企业比未触及平仓的企业崩盘风险显著更高,进而验证了场内质押中强制平仓机制所触发的杠杆效应。此外,本文发现场内质押中,券商资产规模越大,风控评级越高,资管规模越大,以及大股东存在择时动机越强,质押企业的崩盘风险越高。上述结果表明:优质券商虽然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但其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存在提高风险偏好之嫌,而大股东为获取更多资金选择高股价时机进行质押,这样的择时动机放大了股权质押带来的崩盘风险。综上,本文从交易渠道的角度为完善我国股权质押交易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