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 关于需求冲击的两个观点 | ||
主讲人 (单位) | 陈建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点评人 (单位) | 浦正宁、马超 (东南大学) |
讲座时间 | 5月9日 下午3:30 | 讲座地点 | 经管楼B203 |
主讲人简介 | 陈建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力市场分会副秘书长,北师大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EEM)、World Development、教育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等中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
讲座内容摘要 | 一、需求冲击可能引发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和长期趋势性的就业调整 需求冲击对就业的影响究竟是周期性的短期波动,还是会带来结构性的长期变化,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论。我们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典型的负向需求冲击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处理强度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识别了需求冲击对中国地市层面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冲击显著且具有持续性地降低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规模和就业份额。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导致这一结构性影响的潜在机制。首先,信息不对称和搜寻摩擦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错配。需求冲击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与后续经济复苏创造的新工作岗位在技能、区位等方面存在错位,使得部分失业人员即使在需求恢复后也难以顺利再回到原岗位就业,这可能驱动部分劳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其次,需求冲击可能加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负向冲击促使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通过自动化升级和技术改造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对不确定性,同时市场份额可能向资本密集型企业集中,这导致制造业对传统劳动力的长期需求下降,部分岗位永久性消失。本文的研究证明,需求冲击对就业的影响并非仅限于周期性的短期波动,而是可能引发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导致长期趋势性的就业调整。这为理解需求侧因素在劳动力市场长期变迁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二、收缩性的需求冲击具有自强化效应:安全资产需求上升加剧宏观需求收缩 当经济遭遇收缩性的需求冲击,市场的购买力和投资意愿下降,这直接导致产出减少和经济增速下降。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和经营风险升高,市场投资于股票、公司债券、风险投资等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会随之下降,甚至面临亏损风险。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会规避风险,将资金从风险资产转移出来,寻求更安全、更能保值的资产。对安全资产(如主权债券、高质量现金类资产,以及部分被视为避险工具的资产如黄金)的需求因此上升。当安全资产的需求上升时,根据供求原理,其市场价格会被推高。黄金虽然没有固定的收益,但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经济不确定和风险资产回报率低的时期,其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吸引力增加,需求随之上升,价格也因此上涨。 当安全资产稀缺时,寻求安全的市场主体可能难以找到足够的安全资产来存放他们的储蓄。由于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心理偏见(风险规避、确定性偏好、避免后悔、对损失过度敏感),市场主体可能不愿意将储蓄投入到风险较高的资产中。这可能导致储蓄增加与投资减少、消费意愿下降、资产价格扭曲,加剧宏观需求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