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胡汉辉 职称:教授 办公地址:九龙湖校区经管C楼404室 个人主页:http://cior.seu.edu.cn(中文)http://rcioseu.weebly.co 邮箱:huhh@seu,edu.cn 教育背景1978年3月-1982年1月,南京工学院 基础科学系,数学师资班(本科) 1985年8月-1988年3月,南京工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管理工程(硕士) 学术兼职“《产业经济学译丛》编辑委员会”主编(2000-2014) 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2004起) 南京审计大学“校长特聘顾问”,(2010-2017) 教育部(高教司聘)“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起草专家组”成员(2011-2013)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2014) “江苏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评委(2014) “《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统计资料汇编》出版课题组”首席专家(2013起)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聘)“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2013起)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2020)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2022) “江苏省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第8届)监事会主席(2020起) “(苏州)昆山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特聘顾问(2022) 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管理与创新区规划,定量化管理与评价方法(网络计划技术、数据包络分析) 产业经济学:电信(电视)竞争,集团化企业管理与产业集群规划 工商管理:组织行为与战略,知识管理,创业型企业管理,MBA案例教学与竞赛 创新创业教育: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 研究课题1989-199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技术开发区的经营秩序、投资行为和组织形态研究》 1994-199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随机性及其在中国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应用》(79370017) 1996-1998,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EDI环境下企业获取经营优势的理论研究》(79570013) 1998-200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维重组理论及其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应用研究》(79770014) 2000-2002,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知识资本管理及其在实现企业经营优势中的应用研究》(79970097) 2005-200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网络型公用事业分拆式重组中的网络渗透与融合研究》(70473013) 2007-200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产业集群知识系统:基于网络演进与企业行为的研究》(70673010) 2009-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产业集群的国际间转移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产业集群链式效应研究》(70873019) 2009-2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政府部门的结构与运作研究》之第4专题《政府部门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识别》(70833002-4) 2012-201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与规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71173036) 2015-2018,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约束与引导下的产业转移的模式、路径与组织研究》(71473037) 2019-202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一带一路”创新牵引中国区域产业转移、转型并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政策研究》(71873030) 奖励与荣誉奖励 “理工科学生《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改革”,“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1992)。 《有效还是非有效——非参数的最佳效率前沿面估计》,“江苏省第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9) “会计学专业建设与改革”,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5,2000) 《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江苏省第7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4,2001)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报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 《电信竞争(中文版)》,第13届“中国图书奖”(2002) 《加入WTO对江苏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 《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 《复杂数据统计诊断方法及其应用》,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2,2004) “数智赋能、理工添翼、交叉融合——智慧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排名7,2021) “‘双螺旋、四联动、全链合’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排名9,2021) MOOC《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江苏省首批本科“一流线上课程”(排名3,2021) 荣誉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987) “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999和2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鉴定工作信誉良好专家”(2007年10月,首批18位专家之一;最近一次上榜为2021年12月)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教师”(2019) 学术成果专著: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与经营》(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有效还是非有效——非参数的最佳效率前沿面估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多维重组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网络融合与交叉业务竞争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科学出版社,2021) 译著: 《求势于人》(普费弗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电信竞争》(拉丰、梯若尔原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价值网》(波维特原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产业组织导论》(卡布罗原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产业竞争博弈》(基姆沃特原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世界经济入门:改变你观察世界的81个经济学概念》(兰迪·查尔斯·埃平原著)(三联书店,2002) 《领先之源》(纳尔逊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现代产业组织(第四版)》(卡尔顿、佩洛夫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城市经济学》(奥弗莱厄蒂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教材: 《产品生长工程教程——工业企业管理新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斯蒂格利兹经济学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创业基础》第一章(教育部示范教材,“《全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起草专家组”集体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电子出版物,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 论文: 《英国科学园的发展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1990(2) 《日本研究与开发活动经费之管窥》,《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6) 《Quasi-Critical Pat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tart Time of Activity》,《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1992(1) 《数据包络模型的随机性研究》,《系统工程学报》,1995年(4) 《The Treatment of Non-zero Slack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ournal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1997(1)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1998(7) 《组织知识理论的发展与结构》,《管理工程学报》,1999(1) 《从Liunx的发展看知识合作组织的虚拟化》,《科研管理》,2000(6) 《分工、企业组织演进与企业集团重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8) 《让 雅克 拉丰激励与规制思想评介》,《经济学动态》,2001(11) 《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2) 《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人民日报》,2003年9月24日,第24版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企业市场价值取向战略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5(2) 《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6(3) 《地方产业成长的组织模式选择》,《产业经济评论》,(2005),第4卷第2辑 《基于交叉熵更新技术的产业结构演化分析》,《产业经济评论》,2008(1) 《网络的融合及电信管制的动态性》,《产业经济研究》,2008(1) 《苏南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产业集群式跨国转移发展的构想》,《软科学》,2009(2) 《基于转换成本和两类用户的多市场竞争:以电力零售市场为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9) 《知识集群与我国制造型集群的转型升级》,《江海学刊》,2011(5) 《Mapping China’s 3G market with the strategic network paradigm》,《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2(36) 《基于价值链分割的产业集群不完全转移及升级研究——以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表现、成因及预防》,《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 《平台生态系统架构与平台企业的隐形规制——基于视频产业的案例研究》,《政府管制评论》,2014(2) 《把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阅江学刊》,2016(3)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组态效应对国家层面创业水平的影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