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吕鸿江 职称:教授 办公地址:九龙湖经管楼A-518 邮箱:Lvhongjiang@seu.edu.cn 教育背景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学研究资助对象,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教育部及其他各类重大及重点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出版专著三本,发表权威SSCI和CSSCI论文六十余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案例”重点项目,撰写案例四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决策参阅》获江苏省委书记(时任)肯定性批示;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十五届、十四届、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首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优秀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主持教育部主题案例建设、全国第一批在线开放课程、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课程等各类教改课题,主讲本硕博《领导力》《组织行为》《工商管理研究设计与方法》等课程。 教育经历: 2013.5-2014.6 美国卡耐基梅陇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社会和组织系统计算分析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06.9-2009.6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 2002.9-2005.6 南京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济学硕士 1995.9-1999.7 南京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学术兼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党江苏省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办公厅社情民意信息特邀专家,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理事,江苏职业经理人协会专家委员会,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学会专家,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及全国百优案例国家级评审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编委,《人力资源管理评论》期刊编委,东南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评审专家等。 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基于复杂科学与社会网络融合的理论及方法,分析企业组织单元内(组织复杂性)、跨企业组织单元(商业模式复杂性)、企业内各个单元间(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网络互动)、组织单元内个体(领导下属多元关系)等四个层次的复杂性问题; 研究方向:新型组织中的领导力与团队生态系统、多团队文化适应性和冲突、跨文化领导力、领导下属悖论型关系和人机交互行为等。 欢迎有志于扎根企业管理情境,掌握相关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博硕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加入! 研究课题代表性科研项目: 1.“领导下属悖论关系及其影响双元创新的权变机理:三层CAS网络与心理融合的双路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272032),主持,2023-2026. 2.“多元领导力及其影响领导力效能的权变机理研究:三层多重CAS网络的视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72041),主持,2019-2022. 3.“企业内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互动及其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和权变作用机理研究:CAS视角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2036),主持,结题优秀,2015-2018. 4.“商业模式设计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及权变作用机理研究:CAS视角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2031),主持,结题优秀,2012-2014. 5.“基于CAS理论的组织复杂性管理权变模型研究:不同环境特征和战略导向下的实证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630174),主持,提前结题,2009-2012. 6.“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002),主持,在研,2022-2023. 7.“江苏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对策研究”,江苏省社科重大应用项目(21WTA-006),主持,在研,2021-2022. 8.“CAS网络视角下多元领导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ZDIXM015),主持,结题优秀,2017-2020. 9.“新常态下江苏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构建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GLB010),主持,提前结题,2015-2016. 10.“不同商业模式对企业适应环境的权变影响:基于江苏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JD630001),主持,提前结题,2011-2014. 11.“组织有效适应复杂环境的权变模式研究”,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8B_044R),主持,结题, 12.“组织有效适应复杂环境的权变模式研究”,南京大学研究生创新工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主持,结题, 1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适应性模型研究”,江苏省农机局基金项目,主持,结题, 14.“基于公益性多重CAS建模的公立医院改革循证决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308),第五,结题, 15.“转型经济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732002),参加,结题,2008-2011. 16.“组织复杂性管理的环境匹配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2041),第二,结题,2009-2011. 17.“组织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2047),参加,结题, 18.“员工心理感知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基于关系、面子的调节作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274),第二,结题. 1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多重CAS建模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A630035),第二,结题,2013-2015. 代表性教改项目: 1.“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重点项目:《生态型组织系统的新陈代谢与健康成长——南京地铁全面打造管理创新生命体之路》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2 2.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数字中国”主题案例:《数字赋能助力中国民族企业转型升级》.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1. 3.全国专业学位在线课程:《领导力素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2021. 4.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批在线开放课程:《领导力素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2021. 5.《领导力素养》学堂在线平台(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euP1202006327/10277990?channel=i.area.manual_search),2022. 6.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慕课(MOOC)在线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207041817?tid=1207407212),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2022. 7.东南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课题:《领导力与团队建设》,东南大学教务处,2020,优秀结题. 8.东南大学重点示范教学改革:《“三跨融合”的领导力课程体系建设》,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22. 9.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数智赋能链主企业转型升级视频案例库》,东南大学,2022. 奖励与荣誉荣誉称号: 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厅,2016. 2.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东南大学,2012 3.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1. 4.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2008. 教学获奖: 1.《“三跨融合”的领导力培养体系建设》,吕鸿江.首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22. 2.《稚嫩“细胞核”的华丽蜕变——记南京地铁基层“细胞体”班组长的角色适应过程》,吕鸿江,张秋萍,徐旭,张子扬,张逸云.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2. 3.《我愿、我能、我乐于:中电SS所知识型员工赋能成长之路》,吕鸿江,封燕,赵玉洁、高少冲、单东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 4.《全面创新重塑“三军之眼”:中电十四所的创新之旅》,曹曼,高少冲,赵玉洁,吕鸿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 5.《跨国并购下的子公司管理控制:TI的破茧成蝶之路》,吕鸿江,封燕,沈雅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0. 6.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教育厅,2021. 7.汇鸿股份奖教金,2016. 8.常州市政府奖教金,2012. 9.获东南大学第十九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提名奖,2012. 培养学生获奖: 1.《人际信任网络中心性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角色理论和社会交换视角的分析》,陈静然.指导学术型硕士生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江苏省学位委员会,2020. 2.《不同知识层次冲突下员工领导力与管理者领导力交互对冲突效能感的影响》,付星越.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二等奖,指导老师,江苏省学位委员会,2022. 3.指导(陈静然,陈佳瑞,薛志强)3名硕士生获东南大学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东南大学,2020、2021、2022. 4.指导(付星越,陈静然,李会杰,付正茂)3名本科生获东南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东南大学,2016、2017、2018. 5.指导(吴亮,刘勇)博士生获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指导老师,江苏省教育厅,2016. 科研获奖 1.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 2.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18. 3.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16. 4.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14. 5.江苏省第十二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2021. 6.江苏省第十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2016. 7.江苏省第八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厅,2012. 8.第十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唯一一等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22. 9.第九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论文二等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21. 10.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论文二等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9. 11.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与战略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9. 12.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七届学术年会年度优秀审稿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22. 1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七届学术年会年度优秀论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22. 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ICBIM)优秀论文奖,ICBIM委员会,2018. 咨政获奖: 1.《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联动优化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地形”》,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时任省委书记肯定性批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1. 2.《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联动优化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地形”》获《江苏通讯》年度优秀稿件,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23. 学术成果代表性论文: 1.吕鸿江,赵兴华.中层管理者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组织文化与双元创新:在混沌边缘的结构与情境融合[J].管理工程学报,2023,37(03):1-15. 2.Lv, H. J., Zhao, X. H., Cao,M., & Ding, J.J. How can managers, acting as brokers, be ambidextrous? The effects of trust brokerage on managers’ ambidexterity[J].Asian Business &Management.2022 Online .Doi: https://doi.org/10.1057/s41291-022-00189-z. 3. Cao, M., Zhao, S.M., Lv, H.J., & Wei, D.X. Can we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 to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s’ eudemonic well-being and performance[J].Business Ethics The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2022:1-13. Doi: 10.1111/beer.12449.通讯作者 4. Cao, M., Zhao, S.M., Chen, J.X., & Lv, H.J. Employees’ HR attributions count: The effect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on employees’ thriving at work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J].Personnel Review.2023.通讯作者 5.张秋萍,吕鸿江.好为人师V.S.善为人师:非正式指导供需匹配对领导力涌现的影响机制[J].管理学报,2023. 通讯作者 6.张秋萍,吕鸿江,曹曼.后疫情背景下女性非正式导师的工作主动性研究[J].管理科学,2022,35(03):30-44. 通讯作者 7.Zhao, X.H., Lv, H.J. Forming managers’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rom the interplay of managers’ formal and informal network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J].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22,9.通讯作者 8.吕鸿江,封燕,陈佳瑞.领导对下属非正式社交网络阻碍领导双元创新的权变机制:基于SIP理论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22,36(06):1-14. 9.王道金,吕鸿江,周应堂.CAS视角下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互动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22,36(03):51-61.通讯作者 10.周学军,吕鸿江.游客涉入情境下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忠诚的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01):192-200.通讯作者(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管理》, 2022) 11.吕鸿江,张秋萍,周应堂.CAS视角下工作场所员工咨询网络影响工作绩效的边界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21,35(06):48-63.(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2022) 12.吕鸿江,封燕,付星越.多元领导力模式及其影响领导力效能的权变机制:三层多重CAS网络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38(06):6-2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刊文分享;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21) 13.Wang, D. J., Lv, H. J., & Zhou, Y. T.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ice-giving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y: a knowledge exchange and combination explanation of the moderated relations[J].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21,25(02):413-427.通讯作者 14.吕鸿江,张秋萍,彭丽娟.领导被下属“逆向指导”的权变机制——信息深加工和信任地位的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0(11):174-192.(CIE|观点精粹;OB&HRM 最受读者喜爱论文;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21). 15.吕鸿江,吴亮,赵兴华.正式与非正式管理控制匹配:模式比较与演进规律[J].预测,2020,39(01):17-25.(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 2020) 16.王道金,吕鸿江,周应堂.渐进式、突破式和平衡式创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正式网络支持与非正式网络帮助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32(06):165-176.通讯作者(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 2021) 17.吕鸿江,吴亮,周应堂.组织双元视角下正式与非正式管理控制匹配模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权变机理[J].管理学报,2019,16(06):828-838.(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9) 18.吴亮,吕鸿江.复杂适应视角下团队正式与非正式沟通及其匹配机理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06):103-109.通讯作者(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2020) 19.吕鸿江,吴亮,周应堂.信任与惩罚机制匹配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研究[J]. 科研管理,2018,(05). 20.吕鸿江,程明,吴利华.知识交流深度与广度的匹配对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影响:基于整体知识网络结构特征的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18,32(01):84-92.(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 2018) 21.吕鸿江,钱楚慧,赵兴华.基于元分析的多元领导力效能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09):126-142.(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9) 22.吕鸿江,韩承轩,王道金.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影响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02):204-220. (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心理学》, 2018) 23.吕鸿江,付正茂,王道金,周应堂.网络一致性对双元创新能力的权变平衡[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 39(07):65-79. (封面推荐论文;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 2022) 24.吕鸿江,许烁,吴亮,周应堂.网络一致性、组织沟通与知识交换整合能力[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7):134-142. (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 2018) 25.吕鸿江,程明,吴利华.CAS视角下的商业模式设计与组织适应性[J]. 管理科学学报, 2016,19(09) 94-108. (全文转载:《新华文摘》, 2017,4;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7) 26.吕鸿江,程明,周路路.转型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结构复杂性的产生:战略驱动与环境调节的作用[J]. 经济管理, 2014,(3):40-52. 27.吕鸿江,吴亮,周应堂.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分类比较与演进规律[J]. 中国工业经济,2016,(12):123 -139. (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7,9;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17,4;学界头条,2017,8). 28.吕鸿江,吴亮,付正茂,许烁.商业模式设计与组织复杂性的匹配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6,13(03):374-384. 29.吕鸿江,吴亮,张鑫.CAS视角下企业正式及非正式网络互动适应环境的理论框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37(03):31-42. 30.吕鸿江,程明,周应堂,吴亮.商业模式设计的适应性进化机理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6,(02):126 -144.(封面推荐论文). 31.吴亮,吕鸿江.资源禀赋、制度环境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16,32(03):75-88.(封面推荐论文).通讯作者 32.吴亮,吕鸿江.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一个整合知识转移和合法性的框架[J]. 经济经纬,2016,33(03):102-107.(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6,7).通讯作者 33.吴亮,吕鸿江.网络外部性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J]. 财贸经济,2015,(03):124-135. 通讯作者 34.吕鸿江.企业如何设计商业模式适应环境?——CAS视角的理论框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 37(12):16- 29. (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6,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16,5). 35.吕鸿江,程明,刘洪.中国情境下的战略复杂性驱动因素研究:管理者认知视角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3,27(02):54-64. 36.李晋,宗文,吕鸿江.组织制度的合法性起源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0):5-13.(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4,1). 37.吕鸿江,程明,李晋.商业模式结构复杂性的维度与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10-122.(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 2013,3). 38.吕鸿江,程明,刘洪.企业复杂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不同环境特征和战略选择的作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5:130-142.(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理论版),2012,8). 39.吕鸿江,刘洪,王士红.转型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战略选择的本土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6:107-114. 40.吕鸿江,刘洪.转型经济背景下的组织复杂性动因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和战略导向的作用[J]. 管理工程学报,2011,25(01):1-9. 41.吕鸿江,刘洪.基于匹配视角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2.吕鸿江,刘洪.转型背景下组织复杂性与组织效能的关系: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J].2010,7:26-41. 43.吕鸿江,刘洪.基于不同视角的组织复杂性界定及测量研究评介与比较[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09):1-9.(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理论版),2011,5). 44.吕鸿江,刘洪.转型背景下企业有效应对组织复杂性的机理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6:77-89.(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10,4). 45.吕鸿江,刘洪,程明.组织复杂性应对理论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1:35-43. 46.吕鸿江,程明,刘洪.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与权力的匹配对组织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3:109-117. 47.吕鸿江,刘洪,程明.最优组织复杂性理论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0:59-65. 48.吕鸿江,刘洪,程明. 基于成因分析的组织复杂性分类研究[J]. 经济管理.新管理,2008,16:33-38.(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8,4). 49.吕鸿江,刘洪.企业组织复杂适应性的结构维度研究[J]. 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8, 24:130-136. 50.陶厚永,刘洪,吕鸿江.组织管理的集权—分权模式与组织绩效的关系[J]. 中国工业经济,2008,(04):82-91. 通讯作者 51.吕鸿江,刘洪.中国情景下网络广告心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07,(05):61-67.(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市场营销》(理论版),2008,1). 52.吕鸿江,刘洪,程明.多重理论视角下的组织适应性分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12):56-64. 53.吕鸿江,刘洪,陶厚永.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10):47-54. (《人大复印资料》编目辑览). 54.吕鸿江,刘洪,程明. 组织适应性形成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2):167-173. 55.吕鸿江,程明.基于消费者心理视角的网络广告效果评价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46- 50. 代表性咨政: 1.吕鸿江,曹曼.撰写决策咨询研究报告获江苏省委书记(时任)肯定性批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1. 2.吕鸿江,曹曼.撰写决策咨询研究报告被《决策参阅》内参杂志收录,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1. 3.吕鸿江,封燕.撰写决策研究论文被《群众》杂志收录,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22. 4.吕鸿江,曹曼.撰写决策研究论文被《江苏通讯》杂志收录,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22. 代表性著作: 1.吕鸿江.企业正式与非正式互动影响组织适应性研究,2022年3月,科学出版社. 2.吕鸿江.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适应性——权变路径与演进机理,2016年1月,科学出版社. 3.吕鸿江.转型经济背景下组织复杂性的动因、成长及应对研究,2012年8月,科学出版社. |